浅谈影像叙事的“追随与叠加”模式

浅谈影像叙事的“追随与叠加”模式

文/刘书亮


本文首发于AnimeTaste“AT!专题”版。



研究和创作实验作品的意义不在于标新立异,“为了实验而实验”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。实验作品的伟大意义在于带给影像以更多的可能性——材料和技法、运动方式、造型风格、叙事和主题……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一块绝好的实验田,可以尽情开垦。实验田里结出的果实如果被很多人青睐,最终将会影响商业作品的创作。


今天要谈的是影像叙事的“追随与叠加”模式。半个世纪以前,诺曼·麦克拉伦的《卡农》(Canon,1964)是最早进行这种尝试的作品之一。它其实是对影像与音乐之间关系的探索。作为音乐学的术语,“卡农”是一种多声部的谱曲方法,它的核心理念是旋律的“追随”:各个声部之间存在共性,或者说是在模仿同一个声部,但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,造成一种此起彼伏、遥相呼应的效果。《卡农》全片的第三段是最让人拍手叫绝的段落,依靠精心设计的动作与错落有致的叠加,先后出现的多个角色以“同样的动作”“同时”展开互动,却上演着“不同”的矛盾和冲突,展示出新奇的喜剧效果。



萨比格尼·瑞比克金斯基的《探戈》(Tango,1981)与《卡农》异曲同工。这种如同“多声部”一般的叠加被瑞比克金斯基把玩得更极致:在《探戈》中出现的运动角色要比《卡农》多得多,后半段让人眼花,片中的小房间变得拥挤不堪,然而精心的安排仍使画面显得有条不紊。当然,和《卡农》不同的是,《卡农》中的几个角色存在互动,而《探戈》中的所有角色互不影响;另外,虽然“tango”这个词本身也是关乎音乐跟舞蹈的,但《探戈》和tango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


这两部实验短片给我们的启发是,追随与叠加会带来新的审美趣味,在影像作品当中,对叙事元素的巧妙重复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这种表现手段已经被渗透到各类商业作品的创作中。凯莉·米洛(Kylie Minogue)《来我的世界》(Come Into My World)MV就展现了一种在重复里带有变化的结构。米洛从一个变成四个,同时走在街上唱着歌,而一路上的“龙套”们也都被复制为四个,街边一片热闹非凡。


影院长片里也出现了这种结构,比如《恐怖游轮》(Triangle,2009)。因为是长片,这里不做剧透,我作为心理惊悚电影和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爱好者,力荐这部作品。


对不少人来说,实验动画可能是一类需要“敬而远之”的作品。但多接触些实验动画之后,相信每个人都会发现:这是一块巨大的宝藏。


  • 时间2013-08-18
评论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